▲將三種乳液放在水里,一杯浮在水面上,一杯半溶解,一杯則完全沉底 東南網1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文 梁張磊/圖)又到了化妝品打折促銷的旺季,美女們穿梭于各個品牌專柜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化妝品,網購的產品也讓人半信半疑,于是,網上流傳各種簡易辨別化妝品的技巧,歸納起來,基本是火燒法和水泡法,到底靠不靠譜,本期《記者實驗室》將通過實驗為你揭曉。 糾結:假貨橫行 化妝品真偽難辨 國產還是進口?專柜還是網購?人肉還是海代?如今,化妝品的購買渠道已經讓人眼花繚亂,產品真假難辨。 “我幾乎試過所有的購買渠道。”家住松柏的劉小姐對化妝品購買很有心得:“如果是進口的,我一定親自去買,或者托可靠朋友帶回來,其他假手于他人的東西,我一概不會接受。”劉小姐透露,她曾在網購、海代買到過幾千塊的假貨,虧了錢不說,涂在臉上還過敏。“除了專柜的,市面上一半以上的化妝品,要么是假貨,要么是稀釋過的。”廈門一位從事化妝品生意的業內人士透露。但是專柜化妝品價格幾乎每年都在漲。消費者要想便宜買真貨,該怎么辦? 于是,網上流傳出很多辨別化妝品好壞和真假的方法,比如用火燒,或者用水泡,究竟有沒有用,導報記者進行實驗,并請教廈門一中化學科蘇老師對這些簡單實驗進行解讀,指出幾個不靠譜的方法。 實驗:水泡火燒 就為辨偽尋真 水泡法 A、乳液:網上教授稱,拿一杯清水,把乳液倒進水里一點點,如果浮在水上邊,證明里邊含油石酯,對皮膚有害,晃一晃,水變成了乳白色,證明里邊含乳化劑,這樣的化妝品是不好的。如果乳液在水中沉底,證明不含油石酯。 實驗:導報記者找來三種不同品牌的乳液,價格從幾元錢到上千元,然后分別將其放在水中,結果呈現出三種完全不同的現象,一杯浮在水面上,一杯半溶解,一杯則完全沉底,而且,價格與現象沒有必然關系。 蘇老師:油石酯是一種有機物,它的具體成分也有很多種。根據具體的成分不同,它在水中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同,一般情況下,都會浮在水面上,或者呈現半溶解的渾濁液體狀態。但是,單純靠漂浮在水面這點來判斷乳液是否含有油石酯是沒有根據的,因為乳液中如果含有大量油脂時同樣會漂浮在水面上,不會沉底。 B、粉底:網傳取適量放入水中,然后觀察其反應可辨別所含成分。一般有三種情況會發生:黏在杯邊的是動物油;漂在水面上的是礦物油;沉在杯底的是重金屬。 實驗:導報記者依然找來三種進口粉底,分別放進三個透明水杯中,發現,一種粉底沉底,另外兩種粉底漂浮在水面上。 蘇老師:動物油、礦物油、植物油的密度都小于水,所以它們都會浮在水面上,至于重金屬,化妝品成分的重金屬都是離子狀態,與不同的物質結合以后,或溶于水,或形成沉淀。除此以外,粉底等產品通常含有的氧化鋅、高嶺土等成分,勢必會沉底,因此,靠這一方法辨別粉底好壞,依然是不靠譜的。 火燒法 A、洗面奶:網上帖子稱,把洗面奶放入勺內用火燒,如果濺油,說明洗面奶不好,如果越燒越像牛奶,說明洗面奶越好。 實驗:導報記者將三個品牌的洗面奶進行對比實驗,有的是乳液狀,有的是膏狀,將它們分別放在勺子內,用火在勺子底下加熱,三種洗面奶都變成了牛奶狀,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它們全部開始冒泡,只有一款進口的敏感肌專用的洗面奶有濺油現象,其他都沒有出現。 蘇老師:洗面奶用火燒,濺油與好壞無關,不同配方、不同針對性的洗面奶,成分差別很大,加熱濺油,頂多證明產品添加了油性成分,油脂類成分對干性皮膚就沒有壞處,至于越燒越像牛奶等等,都只是配方問題,不能靠此方法辨別好壞。 B、乳霜:網傳放一點在一個普通的勺里,拿火燒,直到完全燒盡,如果有黑色殘渣,證明添加劑越多,然后放一根棉芯在勺里,把棉芯點著,看到那個水會冒黑煙,這樣的產品千萬別用。 實驗:按照網上流傳的方法,導報記者取來國產、進口的五種面霜,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依次將其燃燒。 最初,導報記者直接用火想將面霜點燃,結果全部失敗;換成在勺子底部加熱,所有的面霜似乎都先融化成乳液狀,冒泡,燒干以后或多或少都有黑色殘渣。 蘇老師:面霜類產品大多數成分都是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類,加熱后,油脂軟化,面霜就成乳狀,冒泡就說明水分在蒸發。而黑色的殘渣,說明面霜中的有機物燃燒不充分,或含雜質,食物燃燒后也有殘渣,這并不能說明面霜的好壞,依然是取決于面霜的成分。 結論:成分復雜 不可簡單判斷 經過上述實驗,蘇老師建議廣大愛美人士,化妝品的化學成分很復雜,而且千差萬別,具有不同的針對性和功能,因此,不能靠簡單的方法去辨別其好壞和真假,大家最好選擇可靠的渠道和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