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初SKⅡ、香奈兒部分產品漲價后,近日,資生堂、歐舒丹部分產品開始調整價格,漲幅最大達20%。業內人士稱,大品牌護膚品頻繁提價多是為保證其高端地位。但在沈陽,一些口碑較好的國貨也迎來“春天”,不少國產護膚品逐漸從超市走進中高端商場
大商場里的“小”國貨
6月20日上午,在中興方城3樓,記者看到有時尚白領模樣的消費者在一家名為“林清軒”的護膚品店前選購。在銷售人員仔細介紹后,買了身體護理 霜和一款精油產品,共花了近400元。銷售人員趙彬彬告訴記者,該品牌的顧客中有一些頗具消費能力的中年女性。“我有一位50多歲的顧客,之前一直用大牌 化妝品,現在卻轉用我們的產品。”
近幾年,有不少原本只能在超市里看到的國產護膚品品牌,已經走進了沈陽的大商場。據介紹,目前中興大廈內共有國產護膚品牌7家,商業城內有5家,并且銷量都十分可觀。興隆大家庭一樓一家國產護膚品營業員告訴記者,在旺季時,該品牌的月銷售額能夠達到70萬元。
除此之外,個別品牌的擴張速度也令人吃驚。“我們品牌入駐沈陽4年左右,現在門店已經達到46家了。”趙彬彬告訴記者。
#p#分頁標題#e#“廣告”方式為口口相傳
在佰草集品牌柜臺前,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對該品牌化妝品進行咨詢,當問及產品效果如何的時候,營業員略微有些吃驚地問:“你不是朋友介紹來的嗎?”
相較于國際一線品牌,國產化妝品的主要優勢在于價格。“我們品牌基本上沒有明星代言,產品中就沒有這筆附加費用轉嫁給消費者。顧客也都是通過朋友使用后覺得效果好,一個傳一個來的。”一家國產化妝品專柜的營業員告訴記者。
口口相傳這種“原始”方式是國產護膚品宣傳的主要途徑。另外一種途徑則是網絡。“之前我一直用某法國品牌化妝品,覺得太貴才換成國產的。第一次 買這個產品是因為在網上看到評價不錯,之后又發了帖子咨詢,大家都說不錯就嘗試了一下。”在商場遇到的90后消費者小晴告訴記者。
國產護膚品有希望了?
商業城化妝品商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來看,國產護膚品的主要去向是批發市場、專營店和二線以下城市。但其中一些口碑較好的品牌也能搶占一定市場份額。“國貨消費者”逐漸成為商場不能丟失的消費人群。
中興大廈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商場還是以銷售國際一線護膚品為主,但如果國產化妝品銷售好的話,以后還有可能擴大面積,增加品牌品種。#p#分頁標題#e#
不過,記者了解到,不管是服裝、食品還是護膚品,更多消費者都青睞“洋”品牌。化妝品“達人”喬女士告訴記者,她用過多種國外、國內化妝品,不 見得國際大牌就比國貨好,但人們轉變認知還需要一些時間。現在部分國產化妝品品牌已經逐漸得到消費者的信任,也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或許這些品牌的成功能 帶動其他國產品牌,給國產化妝品的發展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