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天的來臨,商場里化妝品專柜前的美白、防曬等產品開始熱銷起來,不過記者發現,一些進口化妝品悄然提價,漲價幅度近百元,這到底是什么原因,跟隨天一達化妝品包裝網小編來看報道。
記者走訪了上海商場的多家化妝品專柜,發現與去年初相比,雅詩蘭黛、迪奧、嬌韻詩、蘭蔻等大品牌已對部分產品進行了調價,調價幅度不等,約為5%左右,一些品牌高端產品的漲幅甚至達到了10%。像蘭蔻、雅詩蘭黛、嬌韻詩主打的美白精華,30ml包裝的產品賣到了830元;而50ml包裝的美白日霜和晚霜基本都漲到近700元。另外,主打抗老化的日、晚霜早已告別了五六百元的“大眾價”,每瓶50ml動輒800余元。與以往相比,各大品牌的單品漲幅在幾十元甚至近百元不等。
消費者:我覺得好像貴了一點,這個幅度我覺得好像有點超出自己的心理價位。
消費者:你要賣貴的,大家要用還是得用啊,對不對,你說這女人缺不了化妝品、護膚品對哇,但是最好是不要漲了。
對于化妝品的輪番漲價,商場里許多化妝品專柜的工作人員,都不愿多提及,一些售貨員還表示,化妝品價格幾乎年年都要漲,這幾乎成了行業規則。
上海優貝施進口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興國:每年國際品牌都會有一個漲價,我們的調查數據是10%-20%之間。部分品牌一年會調價2-3次,這和各個品牌還是有一些差異。#p#分頁標題#e#
化妝品銷售人員:現在各大化妝品都在漲價的啊,歐美品牌漲得比我們還要厲害。
韓國嬋真株式會社會長金光石:因為企業化妝品要做一個宣傳的話,肯定要做廣告,廣告的費用的增加,各個化妝品公司互相競爭,就會促使廣告費用增加;
采訪中記者發現,翻閱這兩年一線化妝品的調價記錄,歐美高端化妝品的價格每年平均增長10%-20%。2011年6月初,蘭蔻、碧歐泉、阿瑪尼調價5%-8%;2011年7月1日,雅詩蘭黛、倩碧(微博)、MAC調價8%-10%;今年1月1日,蘭蔻、碧歐泉、歐萊雅(微博)再調價3%-10%。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大部分化妝品品牌每年都會小幅漲價,有的消費者很難發現,是因為一般大家都難以記住化妝品的準確價格。分次小幅漲價是一些國際大牌化妝品品牌的慣用手法,已經成為行業的潛規則。
關稅和原料都是借口 洋品牌壟斷才是真相
面對此輪化妝品提價的原因,一些進口化妝品的銷售人員也表示4月15號起,海關總署對部分進口物品開始執行新的完稅價格和稅率,所以化妝品零售市場價格也會跟著上調。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吳興國 上海優貝施進口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不這樣認為的,因為海關從4月15日執行新的規定,更多的是以完稅價格來體現到一些對代購行為的控制,實際上稅率沒有任何的上漲,很多國際品牌借此漲價,更多的還是一些營銷行為。#p#分頁標題#e#
有著化妝品行業十多年經歷的吳興國介紹說,影響進口化妝品售價的因素有很多,關稅其實是其中很小的部分。相比而言,消費稅30%和增值稅17%要高于關稅,再加上化妝品進口的報關價普遍大大低于零售價,更加使得關稅的影響減小。而對于原材料漲價導致產品漲價的重要理由似乎也是托辭。
上海交通大學(微博)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徐慧:有很多有宣傳,我這個含有什么什么成份,其實這個成份只占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作為賣點的原材料,在整個價格里面,占的比例不是很多。
上海優貝施進口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興國:真正原料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大概占多少?)基本上不超過10%。
上海家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文耀(微博):我覺得漲價主要還是這些外資巨頭在中國市場上有話語權,所以有時候可以不顧消費者的感受,提價提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