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報報道了彩妝里含有可能致癌的蘇丹紅三號后,昨日,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彩色化妝品品牌外包裝基本上都無產品成分標識,同時,目前國內化妝品行業缺乏相應的法律監管。
這些就是含有蘇丹紅三號的彩妝品牌 記者 韓峰 攝
品牌多無成分標識
記者走訪了市內的各大商場后,發現倩碧等國際一線品牌和走大眾路線的美寶蓮、歐萊雅等品牌彩妝的外包裝上都未有成分說明。據蘭蔻專柜的美容導購員解釋說:“我們的產品在全球暢銷,質量是沒有問題的。再說了,彩妝里大多是化學成分,寫出來一般人都看不懂。”而在國內市場進行直銷的化妝品品牌中,玫琳凱號稱原料全部采用純天然品,但在其口紅的外包裝上,卻始終找不到關于原料的說明。而以環保為亮點的安利彩妝品上,除標明了生產日期和色號以外,也沒有產品的成分標識。
成分標識未作要求
重慶市美容協會楊秘書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不能看懂復雜的化學成分是一回事,而標不標原料成分則是另外一回事。重慶消協的楊姓負責人也認為,標識成分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目前我國法律并未要求化妝品包裝上注明產品成分。”楊秘書長遺憾地說道:“看看化妝品用的是什么原料,就知道這個化妝品的質量優劣和適合人群。可惜的是,國內化妝品無一標注成分表。”
監管體系凸現真空
我國對化妝品管理政出多門,其中衛生部及其所屬的各級衛生防疫站負責化妝品審批和國內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口岸進出口化妝品檢驗監管工作,質監部門負責化妝品的檢驗工作。因程序繁瑣,所以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相對比較混亂。(見習記者 劉茂穎)